
本报讯 近年来,中方县新建镇聚焦和美乡村建设精准发力,以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为契机,积极打造以“自商、自筹、自建、自治”实现“环境幽美、人文淳美、经济富美、生活和美、村庄秀美、发展壮美”的“四自六美”模式,统筹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加注重村庄规划引领、更加注重盘活闲置资源、更加注重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积极稳妥、既快又好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工作,以“一面”带“全面”,趟出了提质扩面、提档升级,相辅相成、互促互进的新路径,一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在“希望的田野”上缓缓展开。
自商定发展,绽放一脉相承“独特风光”
该镇坚持“村事民管、村事民议、村事民决”,从村情实际和村民需求出发,大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补短板,抓住普及普惠的事,推动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往村覆盖、往户延伸。充分发挥乡镇人民政府统筹协调、专业赋能、项目指导等功能,全力打通乡村发展“需求侧”与提质改造“供给侧”有效衔接渠道,在新建镇党委、政府指导下,各村通过走访上门、召开院落会等方式“问计于民”,分门别类梳理形成到户村民自建改造清单,积极动员群众参与宜居农房设计方案编制和现场施工建设,对人居环境提质改造进行规划设计,原则上以保持村组原生态环境为主,自然性和实用性相结合,庭院经济和环境整治相结合,不搞大拆大建、不搞形象工程,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实施“微改造”,充分利用本地原生材料提质更新,以自然性和实用性相结合,庭院经济和环境整治相结合,粗而不糙、简而不陋,因地制宜、特色鲜明,建设打造一批“有场景可看、有典型可学、有案例可讲”的新建样板,着力实现“文化再现,活态传承”,将绿水青山资源禀赋打造成乡村发展“金山银山”,积极构建文旅主导、多业协同发展新产业、新场景。
自筹增资金,砥砺一方热土“关山可越”
该镇坚持把改善人居环境与发展产业、富裕农民结合起来,按照“村在景中、景在村中”的人居环境整治思路,以打造康龙村、新建村、牛眠口沿溪示范片为抓手,“小处”着眼,“细处”着手,实现和美乡村“大提升”。在项目推进过程中,根据“自商”确定的建设方案,按照“村级争一点、集体出一点、群众筹一点、社会找一点”原则,镇党委政府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建设资金,村两委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先锋带头作用,除上级资金外,缺口由村组党员、在外乡贤、致富带头人积极示范,党员干部带头筹资筹劳、率先垂范,群众自行讨论对涉及受惠群众每户给予一定的标准自筹资金参与建设,用于村内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整治等项目,号召各村民小组每年以户或以人为单位,在家有劳动力的群众参与建设、以劳折资,农户思想由“要我建”向“我要建”转变。立足“交通干线、溪流沿线、产业廊线、文旅热线”,发挥资源盘活促进人才回流的杠杆效应,以“人才回流”带动“资金回流”,从新建镇走出去的乡贤、企业代表、优秀创业致富带头人等纷纷伸出援建之手,汇聚多元力量参与共建,村委会定期公示资金使用情况,确保公开透明,确保“人人心里有盼头,村村手中有项目,天天工作有进展”。
自建树形象,描绘一呼百应“鲜活图景”
该镇遵循“尊重农民意愿、为农民而建,让农民来建”原则,“怎么做、谁来做、如何做”由群众说了算,在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因地制宜推进项目建设,群众从“被动管理”转向“主动作为”。镇党委在确定“村集体为核心+村民为主体”的投工投劳模式后,采取群众自己调地、自己规划、自筹建设方式,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依托经验丰富、熟悉本地风俗民俗的“土专家”,坚持让村民群众成为乡村建设主体、需求主体和保护主体,对村组道路、沟渠、墙垛、栅栏及其他荒废空间进行微改造、精提升,布局建设小广场、小池塘、小墙绘等微景观,乡村步步是景、处处有画。同时,依据阶段性提质改造工作重点和群众实际需求,通过使用小规模的精准干预,以重要节点、重要元素、重要产业带动周边人居环境提质升级,引导村民对自家房屋环境、鸡鸭圈养、柴火杂物堆放等自己事、身边事自发进行改造,鼓励村民群众充分利用庭院内外的边角地、空闲地,因地制宜建设小果园、小菜园、小花园,让家门口既有好风景又有好“钱”景,既将生态资源保护好、利用好,又促进农家乐、民宿、生态农业观光等休闲产业蓬勃发展,做好“两山转化”文章,打造绿色发展“新兴样板”。
自治见长效,擦亮一马当先“金字招牌”
该镇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作用,以“小村规”撬动“大治理”,让“小积分”成为“大账本”,通过村民自治方式,结合本村实际确定村民公约,倡导实现“自己的事自己做、大家的事大家办”,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模式。目前,在镇党委政府组织下进行了24次入户走访调研,召开63次组民大会,制定并通过了《新建镇村民自建房规范》《新建镇村民门前六包制度》等相关管理规章,各村积极组建乡村建设志愿队伍,农户对私人区域进行分段包干,同时将村内公共区域划分为若干责任区,由村民小组或家庭承包管理,定期开展卫生评比,以悬挂红黄旗、积分超市兑换奖品、实名通报包干区域不达标的农户等正面激励与反面警示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工作开展双轨齐驱、相衬相辅,有序推进、相得益彰,广大群众纷纷参与设施管护、巡逻执勤、清洁卫生等志愿服务,做到干事创业在一线,情况掌握在一线,措施落实在一线,成效取得在一线,实现了从“亮身份”向“践身份”的转变,建设队伍不断壮大,治理水平显著提高,村容蝶变成效明显,不断丰富拓展美丽乡村建设内涵,加快形成塑形与铸魂并重、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的和美乡村建设新格局。
(欧阳婷)
责编:舒千羽
一审:舒千羽
二审:蒲书琴
三审:钦佩
来源:怀化日报
本作品由中方县融媒体中心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部署七方面重点任务!
时政微周刊丨总书记的一周(7月7日—7月13日)
时政微观察丨总书记深情寄望电影工作者
坚守艺术理想 不负时代使命
重温总书记重要论述 共建美好地球家园
学而时习之|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
习近平会见新加坡总理黄循财
看图学习丨在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 总书记寄语新时代青年